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最早、专业最全、规模最大的设计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历史沿革
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教育可追溯到1954年建立的艺术科,1978年设立工艺美术专业,1988年开始招收工艺美术方向硕士研究生。1994年成立国际设计艺术学院,2000年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艺术学由一级学科独立提升为学科门类,在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中,获“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 年成立工艺美术学院,2023年学校优化整合艺术类学科专业,在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和工艺美术学院的基础上整合形成了聚焦设计学学科的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办学理念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坚持“根植多元民族文化、融合时代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办学理念。
学科与专业
学院设有“设计学”学科下设计历史与理论、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环境设计研究、民族产品设计研究4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方向和“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下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环境设计、民族产品设计3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方向。2008年学校“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004年“设计学”学科被确定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重点学科。
学院根据教育部2023年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18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有“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工艺美术等9个本科专业。2007年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地设计与社会创新”和“民族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与创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国家级一流课程。
办学规模
学院拥有多学科教育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设计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专业教师95人,教授18人,副教授30人,博士17人,硕士生导师41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80%,8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访学经历。有内蒙古教学名师1人、内蒙古教坛新秀2名、内蒙古突出贡献专家1人、明德教师奖1名、中国十大广告学人1名、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教师1人,内蒙古青年创新人才1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学院有7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团队获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020年,学院“内蒙古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创新人才团队”获批内蒙古草原英才产业创新人才团队。
学院办学空间3万平米,拥有设计教学工作室56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自有专业图书近三万册。现有内蒙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蒙古高校民族产品设计研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工业产品设计研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众创空间、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内蒙古民族服装服饰研究会、内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内蒙古“布丝瑰行动”研学基地、中澳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沪蒙生态与可持续设计联合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在校全日制学生2100余人,其中本科生1900余人,研究生190余人。学院近30年来培养了具备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9000余名,活跃在中国设计产业、设计研究和设计管理一线,其中有400余名毕业生分布在自治区所有高校和临近八省区高校的设计专业中任教,是国家培养“民族设计艺术人才的摇篮”。
学术研究
学院根植于北方草原多元民族文化,结合前沿设计理念,已形成独具优势的研究方向和稳定的研究团队。在内蒙古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与创新设计、民族文化数字化创新设计、民族特色产品设计等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其中“内蒙古传统民族服饰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民族文化遗产的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在自治区领先。近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与蒙古国、澳大利亚合作科研项目4项,获得国家级设计奖项102项,省部级设计奖项200余项,众多设计获得实用型设计专利。
服务社会
学院围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2018年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2019年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内蒙古民族服装服饰研究会”。在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民族服饰可持续化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规划、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领域,持续助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